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与代谢
人体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
(1)糖在口腔中的消化
从口腔分泌的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唾液中还含有此酶激动剂氯离子,也有最适合的pH6~7的环境。唾液粉酶可以催化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糖原分子中的糖键的水解。水解产物可以包括葡萄糖、麦芽糖、异丙麦芽糖、低聚麦芽糖和糊精的混合物。
(2)糖在胃中的消化
由于食物在嘴里停留时间短,唾液淀粉酶消化糖类的作用并不彻底,当碳水化合物食物被唾液所含有的蛋白粘合成团,进入胃后,隐藏的唾液淀粉酶仍然可以继续水解淀粉,但当胃酸和胃蛋白酶进入食物团内部或食物分散后,胃液PH值1~2的环境并不适合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唾液淀粉酶将会失去活性,胃液不包含可以水解碳水化合物的酶,虽然它的胃酸很强,但对糖类的消化极其有限,所以碳水化合物在胃中几乎没有什么消化。
(3)糖在肠道消化
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主要在小肠内进行,碳水化合物的在小肠内的消化分为肠腔消化和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上的消化。极少量的非淀粉多糖可以通过发酵在结肠中被消化。
1.肠腔内消化
肠腔内的主要水解酶是来自胰腺液的α-淀粉酶,称为胰淀粉酶,具有与唾液淀粉酶相同的作用和性质,最佳pH为6.3-7.2,也需要氯作为激动剂。胰淀粉酶不作用于末端的α-1,4糖键和邻近的α-1,6糖键的α-1,4糖键,而是随意水解淀粉内部的其他α-1,4糖键。消化结果可使淀粉转化为麦芽糖、麦芽三糖、异麦芽糖、a-临界糊精和少量葡萄糖。a-临界糊精由4-9个葡萄糖基团组成。
2.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上的消化:
淀粉在口腔及肠腔及肠腔中消化后的上述各种中间产物,可在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刷缘表面彻底消化,富含α糊糖(葡糖酶)、糖淀粉酶(糖淀粉酶)、麦芽糖酶(麦芽糖酶)、异麦芽糖酶)、乳糖酶和乳糖酶),它们相互作用,食物中可消化的多糖和寡糖完全消化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这些产生的单糖分子都可以被小肠的黏膜上皮细胞吸收。
3.结肠内消化
小肠中未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到达结肠后,被结肠细菌分解生成氢气、甲烷气体、二氧化碳和短链脂肪酸等。这一系列的过程被称为发酵。发酵也是一种消化的方式。由此产生的气体通过呼吸和直肠排出体外,短链脂肪酸等其他产物被肠壁吸收,被体内代谢。在结肠中,在发酵过程中,碳水化合物促进了肠道中某些特定细菌群的生长和繁殖,如双歧杆菌、乳酸菌等。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我们深感歉意,请联系我们,定在第一时间删除!
本文归原创所有,如有转发请标明原创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