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常用药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和激素药的作用与不良反应
(一)秋水仙碱
秋水仙碱是痛风发作时的常用药,能迅速终止急性发作。秋水仙碱治疗痛风即无降低血尿酸的作用,也不能促进尿酸的排泄,只能在急性发作时控制症状。秋水仙碱不良反应较多,所以不宜长期服用。其临床使用剂量与中毒剂量分接近,因此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秋水仙碱常见的不良反应与副作用:
1,消化道反应:消化道反应是最常见的秋水仙碱的不良反应。常见症状有恶心、呕吐、食欲缺乏、腹泻及腹部不适,其发生概率高达50%以上,多在服药后2~ 12小时之内出现,严重者可出现肠麻痹。不良反应一旦出现,必须立即停药。
2.骨髓毒性反应:骨髓毒性反应主要是对骨髓的造血功能有抑制作用,导致白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3.肝损害:秋水仙碱可导致肝损害造成肝功能异常,严重者可发生黄疽。
4.秋水仙碱可导致肾损伤:肾损伤可出现蛋白尿现象,一般不会引起肾衰竭。基于以上两点,老年人及肝肾功能有潜在损害者应减少剂量,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服药期间应检测肝肾功能。
5. 影响维生素的吸收:主要是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导致维生素B12的缺乏,停药后可恢复正常。
6. 抑制细胞分裂:主要出现在静脉注射秋水仙碱时发生,对全身细胞的有丝分裂具有抑制作用,不良反应明显。由于静脉注射秋水仙碱药物刺激性大,漏于血管外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尽量不用。
7.其他包括脱发、精神抑郁、皮肤过敏、肌无力、心悸等,女性可有痛经或者闭经,孕妇服用可导致胎儿畸形,男性服用则精子减少或消失,因此,服用秋水仙碱男女必须在停药数月后方可妊娠。此外,诱发急慢性肌病、横纹肌溶解及肠道乳糖吸收障碍方面的报道日益增多。
(二)非甾体抗炎药:
1、非甾体类药物的消化道反应:
主要是减少了可抑制胃酸分泌和保护黏膜细胞的内源性前列腺素的合成,使胃黏膜受损,引起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诱发溃疡病。
2.肾损伤:
常见症状有蛋白尿、管型尿、尿中白细胞或红细胞增多等。另外,伴有心衰的患者,由于内源性前列腺素的合成减少,可促发肾衰竭。
3.肝损伤: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4.神经系统:
大多数非甾体抗炎药均可产生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如头痛、头晕、耳鸣、耳聋、嗜睡、视神经炎、球后神经炎、感觉异常和麻木等。
5.血液系统:如血细胞减少、凝血障碍等,所以术前患者慎用。
6.非甾体类药物的其他不良反应:如血压升高、心悸、潮红、口炎、荨麻疹、瘙痒、感光过敏等。少数患者出现发热和月经过多的现象。
(三)激素类药物
一般来说,激素治疗痛风只是对症治疗,只能短期应用或尽量不用,并严格遵循对症下药的原则,避免长期用药。
1.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激素类药物超生理量时可引发此症,主要表现为满月脸、向心性肥胖、多毛、水肿、乏力、高血压、糖尿病等,一般停药后可以自行消失,但如果持续性用药时间太久,也可能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2. 感染
长期应用激素药物可导致身体抵御能力下降,致使抗感染能力差,容易导致继发性感染和使潜在性病灶扩散。感染症状又补激素的抗炎作用掩盖,造成严重的健康后果。
3.类固醇性溃疡
一般发生在胃部,溃疡往往在而深,常突然发生大出血或穿孔,与大面烧伤所致的应激性溃疡极为相似。
4. 骨质疏松及骨折
激素一方面可抑制肠道对钙离子的吸收,抑制成骨细胞活力;另一方面能促进甲状腺素的分泌而加强破骨作用,从而导致骨质疏松。骨质丢失可在使用激素后立即发生,无菌性骨坏死常见于股骨头,与长期使用大剂量激素有关,自用药至发生骨坏死往往长达数月至数年,故易被忽视或漏诊。
5.精神失常
以欣快症为最常见,从愉快到轻躁狂、兴奋以致失眠为常见的早期症状,也有表现为抑郁、焦虑,至甚有自杀倾向者。某些患者的欣快和抑郁常交替发生。此外,还可出现妄想、幻觉、木僵等症状。精神失常多见于女性,其发生与药物用量有关,激素诱发的精神失常往往随减量或停药而消失。也有糖皮质激素致严重癫痫样发作的报道。
6.激素类药物的其他不良反应:
其他较少见的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心绞痛、急性胰腺炎、类固醇肌病、肺动脉血栓、胆道出血、肾钙化、肾结石等。如突然停药撤药,易导致肾上腺皮质萎缩或功能不全、反跳现象及停药综合征。
郑重提示.小分子肽和活性多糖产品是营养食品,不是药物,不替代药物和医院治疗疾病!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我们深感歉意,请联系我们,定在第一时间删除!
本文归原创所有,请勿非常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