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气与肠胃的关系,元气衰弱肠胃功能减退
中医讲“脾胃为后天之本”,为什么呢?无非就是说肠胃可以消化食物、转运营养、补充元气。虽有传世外高人可以“食气而生”——通过吃食宇宙真气或动植物真气而长生,但对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而言,人离开了五谷杂粮的供养,生命定然不能维持多久。常人“绝谷七日而亡”,人如果不吃不喝一般也就是活一周的样子。虽然,人们吃食物,可以补充元气,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和日常工作,可是消化水谷,获取营养也不是“空手套白狼”的买卖,也是要消耗自身元气的,也可以说元气是推动胃肠吸收和工作的基本力量。
什么是元气?元气是推动生命成形和维持各系统正常生理功能的细微物质,元气和现在常讲的“能量”有点相似,但元气又比能量更复杂和更智能,比方元气可以使一个器官亢奋,也可以使同一个器官抑制,最重要的是充足的元气可以使一个器官该亢奋时亢奋,该抑制时抑制,比方说元气对人体作息时间的调控,元气充足的人,可以使人体在该清醒时精力很充沛的投入工作,又可使人体在该休息时入睡,快速进入休息状态,因此,元气司开合,生阴阳、平衡阴阳。
元气左右人体的所有生命活动,脾胃的消化功能也受到元气的调控。元气充足的人胃肠消化能力和利用率极高,不需要吃太多的食物就可以满足人体的基本需要,甚至可以达到几天不吃饭也不会饥饿,吃一次饭可以维持几天的最佳状态。而对于元气不足的人而言,一会赶不上饭点可能就饿得发晕,稍微吃一点饭又会感觉称胀,饭后多半又会昏昏欲睡,更严重还可能会出现饭后胃肠不适、泻泄、感冒,有一些朋友吃一顿大餐生几天病,这样的现象我们经常碰到,其实这些状况都是元气不足的表现。
人体一身的活动都赖于元气的推动和调控。当一个人元气不足时,就会有种“顾头不顾尾”的感觉。肠胃中进来了大量的食物,元气就要快速处理这些食物,要考虑怎么把它们磨碎、怎么把它分类、怎么把他们吸收、怎么把它们分配和怎么把他们利用等诸多问题,于是元气集中于消化系统,头部的元气就不够了,表现为昏昏人欲睡;体表的元气可能也不够了,毛孔开合不正常,来点风寒和病毒就感冒了,对于元气很虚弱人群来讲,即便把很多地方的元气都调来消化食物,最后还是不够用,所以吃一些难于消化的食物都要处理好几天,因而“吃一顿”好东西,生病好几天的现象时有发生,最后实在分解不了只好把他们排出来,产生了“完谷不化”的拉肚子。
出生之后,食物是人体元气的来源,但获取食物中的精微又需要消耗元气。因此,对于一些明显感到到元气不足或脾胃消化功能差的人群而言,在饮食方面一要仔细衡量,要能知道自己“吃什么是赚到了”,吃什么是“亏本的”,而不能一味的只捡美味的东西吃,只捡高能量的东西吃。比方说,我们吃谷物米面类的食物,比较好消化,同时可以获得不错的元气;而吃鸡鱼肉蛋这些高能量的食物,就比较难消化,但是可以获得更多的元气。但是如果一个人元气本来就非常虚弱,他还想一蹴而就获得更多的元气,大量进食鸡鱼肉蛋这些难消化的食物,就是吃错了,这种情况下,鸡鱼肉蛋不但不能转化为元气,还有可能消耗掉更多的元气,这若做生意就算是亏本了!我们常言到“没有金钢钻,怎敢揽瓷器活”,自己元气不足时,最好食用好消化的食物,并把握好量,随着元气的提升,再食用可以大补元气的食物,这样才是赚到了。
出生之后脾胃是人体补充元气的源泉,而元气又是推动和维持脾胃功能的原动力,无形的元气是阳,有形的脾胃是阴,阴阳相互依存、互根而辩证统一,“孤阴不生,孤阳不长”阴阳平衡增长才能即补充元气,又改善肠胃功能。
郑重提示.小分子肽和活性多糖产品是营养食品,不是药物,不替代药物和医院治疗疾病!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我们深感歉意,请联系我们,定在第一时间删除!
本来由原创所有,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