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治疗不好极有可能是这四个方面的原因,值得深思!
《黄帝内经》真的是一本穿越时空的伟大的经典之作!它里面所讲的内容,好像不是发生在古代,而是就发生在今天,比方说“疾病为什么难治?慢性疾病为什么治疗不好?”这些今天我们常常困惑的一些问题,其实在《黄帝内经.移精变气论》中,古人早就思考过了,还找到了答案:
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或愈或不愈,何也?
岐伯对曰: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宦之形,此恬憺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当今之世不然,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贼风数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故祝由不能已也。
这段对话用我们今天的意思就是:
黄帝问岐伯说:我听说在很早以前,人得了疾病,只通过转移他们精神的方式调摄气血,就可以把病治疗好了,比方说应用祝由术。而现在的人得了疾病,用很强劲的药物内服,再配上针灸外治,还是有的人能治疗好,有的人治疗不好,这是什么原因呢?
岐伯回答说:古人生活很贴近自然,通过运动来防寒,通过荫凉的地方避暑,在内没有眷恋羡慕的情志牵挂,在外没有奔走求官的形役劳累,人们的思想很单纯,是“恬惔”之世,因而正气旺盛,病邪不能深入。所以不需要药物和针石之类的治疗方法,用精神调摄就可以治好了。而当今社会却不一样,内心要想很多事情,心里很劳累;身体要办很多事情,形体也很劳累,可以说是身心俱疲。而且,在生活方式方面又不能顺从四时气候的变化,常常会受到自然界“虚邪贼风”的侵袭,因为正气不足、身体很虚弱,一旦被邪气所伤,就会深入到五脏、骨髓,这种情况下,小病往往就会发展成大病,大病往往就会导致死亡。
原因一:生活太复杂,身心俱疲:
从黄帝与岐伯的这段话,我们可以知道在2000年前《黄帝内经》成书时,人们就认识到了疾病难以治疗好是因为“生活太复杂了”,而相比于2000多年前,当下我们的生活更是复杂得没法说了——还在娘胎里就开始接受胎教,从2岁就进入学校,开始了漫长的20年的教育,把几千年来老祖宗的沧桑都学一遍;刚出校门,又要面对生存压力、工作压力、结婚压力、育儿压力、房贷压力.......; 这些压力还没有完全摆平,马上又会面临晋升压力、下岗压力、健康压力、养老压力.......当下的我们,无论穷富,无论平民百姓还是达官显贵,谁不被这些压力整得焦头烂额?“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当下的我们哪里还有什么“恬淡”可言?心底哪里还能得到片刻宁静?哪里还有什么真气?由此,很多疾病找上门,那是太应该的事情了。
原因二:生活太舒适,违背自然:
疾病难以治愈的原因,除了身心俱疲外,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就是现代人太追求舒适的享受了,为了这种舒适享受严重违背了自然规律。科技的发展,使我们有条件可以“逆寒暑之宜”,比方说,应用空调我们可以做到冬天温暖和夏天冰冷,这样人体就成了“温室里的花朵”,这种花朵,如果贸然移到室外,易不易成活?显然是不易活的——适应性太差了,人和花是一样的,长期处在恒温的环境,人体的调节能力和抵抗能力就会严重下降,易生病,而且一旦生病,难以治愈。空调的普及对健康来讲一定是弊大于利的,在此我就不讲很多了,总之真正懂养生的人是很少使用的。当然目前人类“逆寒暑之宜”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绝不仅仅是空调使用这么一项,实在太多了,可以说是不胜枚举,这些违背自然规律的生活方式尽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我们的欲望,无疑都会造成体质下降,于健康不利。
原因三:迷信科技,不懂养生:
现在人疾病难治的一个原因,就是认为科技太发达了,有了病都能治疗好,从而不相信养生、不懂得养生和疏于预防。
岐伯曰:色脉者,上帝之所贵也,先师之所传也。上古使僦贷季,理色脉而通神明,合之金木水火土四时八风六合,不离其常,变化相移,以观其妙,以知其要,欲知其要,则色脉是矣。色以应日,脉以应月,常求其要,则其要也。夫色之变化,以应四时之脉,此上帝之所贵,以合于神明也,所以远死而近生。生道以长,命曰圣王。中古之治病,至而治之,汤液十日,以去八风五痹之病,十日不巳,治以草苏草荄之枝,本末为助,标本已得,邪气乃服。暮世之治病也则不然,治不本四时,不知日月,不审逆从,病形已成,乃欲微针治其外,汤液治其内,粗工凶凶,以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复起。
上古时的人们治疗疾病,很重视“治未病”,通过观察人的气色和切脉,在人还没感到病痛、疾病的早期阶段就采取行动,所以能“远死近生”,其实讲出了治未病和养生的重要性。
中古时代,人得了病,先用食物制成的汤汁治疗10天,10天如果不好再用药物进行治疗,然后“本末为助,标本已得,邪气乃服”意思也就是说用食疗增强病人的体质(正气),又用药物除去了症状,疾病就好了,强调了食疗的重要性,食疗是基本治疗,是增强正气的重要方式。从治则上讲,提高人体正气是“本”,消除症状是“末”;从治法上讲与治则相对应,食疗是“本”,药物多是“末”。而现在人讲:“食品不得声称具备治疗功效,谁说食品能治疗疾病,谁就是违法,谁说就抓谁!”岂非本末倒置,舍本逐末也?!
后世的人们治疗疾病,不依据四季阴阳的变化来施治,不懂得观察气色和切脉,不考虑气机的顺与逆,等到疾病已经形成,才去用针灸之类从外部治疗疾病,用药物从内部治疗疾病,水平不怎么好的医生武断又刚愎自用,认为可以用虎狼之剂攻击已成势的疾病,导致旧病没有治疗好,新病又增加了。我感觉这段话其实不像是说给2000年前的人们听的,而说给现在人听的,对于病人来讲,平时不懂得养生,得了病之后,只想祛病和快速消除症状;对于很多医生来讲,往往也只看到了疾病,不懂得通过提高病人自身的正气来抗病,结果一味地应用毒药去攻击疾病,疾病还没去,自身体的正气也被消灭完了,出现了新病,甚至导致死亡。就像治疗癌症,奢望用化疗药物去杀死癌细胞,癌细胞还没被杀死,病人的肠胃抑制了、骨髓抑制,免疫力和再生修复能力都被化疗药物摧毁了!人还怎么活?!
原因四:重利失德,医患关系紧张:
医患关系紧张也是疾病难以治愈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古代,因为医疗资源高度紧张,医生是一个“稀缺资源”,得了病,能得到治疗已经很是难得了,因而人们把医生看得很神圣,对他们是绝对信任的。那时的医生也会尽最大可能去救治病人,如果疾病没有治疗好,甚至说病人不治死亡了,那就是天意,不存在被告上衙门的医患纠纷,当然那时的医生一般也很高尚,“恬淡之世”,人的思想单纯,医生不会以金钱为中心去给人看病,不会考虑什么奖金与提成,病人也不会因为医生看不好病来讹人。
而当今,则不一样,很多医生、医院、专家的丑恶一面被曝光出来,已经没有什么医德可言了,而患者呢?不懂健康、急攻近利和又太懂得“维权”,双方的德行都不那么纯正了,导致医患关系太紧张,以致于很多真正有水平的医生也不敢放开手脚去给患者治疗疾病了。比方说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刘景源教授有一次在治疗一位白血病人时,病人体温很高,表面一派热象,一些很有名的专家都开了寒凉的药物来退烧,结果不见好转,经他诊断后,确定是“真寒假热”,反而开了附子之类的热药,结果第二天病人就改善了。他自己讲:“大家都感觉是热,如果开凉药,治疗不好没有问题,如果开热药去治疗‘热’,有什么闪失可能就会引起医疗纠纷,说你开错药了!”像这样的案例,其实是很常见的,如果是碰到名头没有刘教授那么大的医生,即使他们知道目前的治疗方法不对,也是不敢用最正确的方法治疗的,宁愿误治,也没有勇气用正确治疗方法,道理很简单,误治,即便治死也不用承担法律责任,正治万一没有治疗好,人家就说你用错了药,给治坏了,自己没处说理!
在《移精变气论》末尾,岐伯特别强调了问诊的重要性:
岐伯曰:治之极于一。帝曰:何谓一?岐伯曰:一者,因得之。帝曰:奈何?岐伯曰: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帝曰:善。
在中国文化中,一是最大的!是最重要的!是极!无论通过本篇所讲的色、脉也好,还是通过中医常讲的“望闻问切”也好,还是现在医院所用的各种诊疗方法也好,我们了解到的现在的病情,都不能称为“一”,只有通过问诊的方式全面了解了病因,找到了“病根”才能称为“一”(最重要、源头、病根)。“一者,因得之”,为什么会得这种疾病呢?这种疾病是怎么导致的呢?获得这种病因只有通过对病人的“问”,“数问其情,以从其意”,通过问的方式,了解病人的生活情况和病史,身体一步步的变化,和最终导致目前状况的过程,追根溯源,查找到病因,以便更好的救治,可见问诊的重要性。可是现在的医生,对问诊是很不在意的,你去医院,医生多数是不听病人讲话的,他们只相信机器,我曾得过腰椎间盘突出,通过一上午的排队检查,到了下午才出结果,拿去给医生看,医生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看完片子,就给我说:“你这得动手术”就完事了!他没有问我怎么得的这种疾病,也没有给我开药和讲怎么养护,他认为我只有动手术,我不动手术,就直接走人了。其实他也是没有时间问我那么多的,因为后面排除的人太多了,他一天要看那么多病人,哪有时间听每个病人都唠叨那么一大套。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从治疗疾病的角度来讲,这样看病是不够的。
医生没有时间问,病人呢?他们认为,爱问的医生水平都不怎么样,特别是对中医而言。好多病人往往都认为中医就应该通过望诊和脉诊了解他们的全部,如果不能通过望诊和脉诊了解他们的病情,这个医生水平就不行,甚至不会找这些医生开药。有一次几个朋友在一起聊天,有一中年妇女在谈她看中医时说:“我就不给他说我得了什么病,就让他把脉,说得准我就找他开药,说得不准我就不找他治。”,尽管当时我没说什么,但是心里却想:你看现在有些病人坏到了什么程度!他们不是来治疗疾病的,而是来考核医生的!像这种人还有什么“恬淡虚无”可言?心眼那么多,想得太多,生病就太正常了,生了病难治疗好就太正常了!像这种人,最好不要去服务,无论你水平再高,基本上都很难给他治疗好,只会砸自己的招牌。像这样的病人,其实是很多的,又傻、又精,说他们傻是因为他们对健康太不了解,没有正确的治疗观;说他们太精是精过了头,心眼太多了。但是正是由于他们太精了,所以他们的病往往是很难治疗好的,和医生的水平无关,而是他们自己导致的。人若且贪、且傻、且毫无感恩之心,就是神仙也帮不了他,是无可救药的。
现在医患关系的紧张,导致医生不敢放手给病人去治疗,病人对医生不敢完全相信,是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其实归根到底,还是双方的道德水平都不行了,大家都太看重利益,而把德行考虑得太少了。尽管现在有很多法律法都在加强,期望解决医患关系紧张的问题,但是道德水不高才是根本,设想如果医院不以谋利为根本,病人不以维权相要挟,双方都能以治疗疾病和健康为中心,医患关系定会很融洽,治疗效果也肯会有很大的提升。
疾病为什么难治?以上这四种原因是我读《黄帝内经.移精变气论》所感悟到的,其实这四点原因,如果我们再仔细想一下,根本上还是《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所讲的那一句话没做到位而已——“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如果大家都能做到恬淡虚无,则悠闲自得、真气相从,何来疾病?如果大家都能做到恬淡虚无,则贪欲不生,顺其自然,何来疾病?如果大家都能做到恬淡虚无,则正气充足,病不深入,何来难治?如果大家都能做到恬淡虚无,则淡泊名利、德先利后、同舟共济,何来难治?!
本文由本站皎然老师原创,未经许可转载必究!
郑重提示.小分子肽和活性多糖产品是营养食品,不是药物,不替代药物和医院治疗疾病!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我们深感歉意,请联系我们,定在第一时间删除!
本文归原创所有,如有转发请标明原创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