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输间充质干细胞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治疗作用
回输间充质干细胞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治疗作用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由遗传、环境、激素等各种因素参与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的、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好发于育龄期女性,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超过100万,为全球之最。
我国大约是10万人中有30—50人发病,特别是15岁—40岁的生育期的女性。男和女的比率是1:9。这是因为女性的雌激素高、泌乳素高,这些刺激因素在女性青春期(特别是在月经初潮、妊娠的初期、产后)这一阶段特别高,有时女性还会吃一些含有雌激素的避孕药,因此育龄妇女比较容易得红斑狼疮。
正常的免疫系统可以保护人体免受病毒、细菌等致病微生物的侵扰,但是由于某种目前未知的原因,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的免疫系统却产生自身抗体,攻击自身细胞,造成组织损伤及器官功能障碍,严重的甚至死亡。
系统性红斑狼疮可以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其中肾脏是最常见的受累器官,约40%-60%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起病初即伴有肾脏损害,临床又称之为狼疮性肾炎。
17%-25%的狼疮性肾炎患者可进展为终末期肾病(尿毒症),给患者和他们的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和巨大痛苦。
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原因至今尚未确定,研究表明和遗传、内分泌、感染、免疫异常及环境因素等有关。
目前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炎药、抗虐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但没有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案,所以治愈系统性红斑狼疮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近年来兴起的干细胞技术在SLE(尤其是难治型)的治疗中显示良好的效果。
因干细胞具有“无限”增殖,多向分化潜能,具有造血支持,免疫调控和自我复制等特点。可作为理想的“种子”细胞用于病变引起的组织器官损伤修复。
01、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优点
MSC可通过多种途径调节炎症因子的释放、诱导免疫耐受、抑制自身免疫反应, 发挥治疗作用。
①异体MSC不发生排斥反应, 成功率高且安全;
②治疗前无需清髓处理, 无感染、死亡等并发症;
③治疗效果好,MSC治疗后可长期发挥作用。
在一项纳入40例SLE的多中心研究中,38例有活动性LN的患者在干细胞治疗后肾脏BILAG评分明显下降,24小时尿蛋白定量也明显下降(治疗前为2.24±1.43g,随访12月为1.41±1.33g)。治疗后6月时的血清肌酐和尿素氮较治疗前显著下降。随访12月后总生存率为92.5%。13例患者达到主要临床反应,11例患者达到部分临床反应。
多项案例已经证实了MSC在SLE中的治疗作用,MSC通过细胞间接触调节免疫细胞以及分泌可溶性细胞因子来发挥免疫调节和免疫抑制功能。
02、干细胞治疗红斑狼疮案例
案例一:间充质干细胞干预
丘女士 57岁
病史:系统性红斑狼疮、皮疹
2008年发现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经多次环磷酰胺及各种激素治疗,引起肠梗阻,经多年治疗均效果不佳,并反复发作,且引发皮肤炎症,容易过敏,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困扰。
疗程方案:三次静脉回输5000万单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每月1次
第一次:2017年8月4日
第二次:2017年9月14日
回输时进行回访,答复说第一次回输后未发现不良反应,皮肤改善良好。皮疹现象明显减少。
第三次:2017年10月12日
回输过程中进行第二次回访,反映两次干细胞回输后,感觉皮肤明显改善,基本未出现皮疹现象,睡眠有很好的改善。
案例二:间充质干细胞+NK免疫细胞治疗
郑女士 40岁
病史: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
2015年9月26日入住医院诊治,入院后通过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四项、T淋巴亚群、风湿全套、免疫全套及补体C3、C4等全面检查,发现该患者淋巴细胞、血小板、碱性磷酸酶、外周血蛋白、钙、免疫球蛋白G、补体C3等普遍较低,部分甚至很低;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尿蛋白、纤维蛋白原、尿隐血较高;尿液中检出维生素C,白细胞,结合其病史及体检,基本上可确诊为以前临床上无法治愈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
治疗方案:间充质干细胞+免疫细胞联合治疗
在患者的要求下并取得其干细胞治疗知情同意,专家采用最新的高科技疗法“间充质干细胞+NK免疫细胞联合技术”。
通过近4个月,共5次以间充质干细胞+免疫细胞联合治疗,第五次治疗时临床症状基本消除,临床检验指标基本正常,又经过多次电话随访,复查(截止目前),各方面情况良好,基本上达到正常人标准。
干细胞疗法可有效缓解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症状,控制和减轻患者自身免疫反应,从生理和心理改善患者的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干细胞疗法将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带来新的选择。
郑重提示.小分子肽和活性多糖产品是营养食品,不是药物,不替代药物和医院治疗疾病!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我们深感歉意,请联系我们,定在第一时间删除!
本文归原创所有,如有转发请标明原创出处。